IMG_0132-1.jpg

藏壺豈能不藏顧老的壺老王當然也有顧老的壺,但照老王藏壺的歷史來看,此壺應是九零年代於羅壺所購入,應該很難有機會是正品,只能說很有機會是贗品,但因此壺泥料甚佳,作工精細,銘刻也算是水準之上,加上落款又是顧老,就放放圖讓大家欣賞一下

 

座有蘭言壺是顧景舟一生中唯一一次量產的紫砂壺,嚴格來說他是一把紀念壺,為中國省級農業銀行在鎮江召開的一次會議準備的,需求100把,但是顧景舟做出了110把,剩下的10把分給了銀行的老總。

當時每件壺胚的價格大概一塊多大洋,顧景舟得4成,這對生活清苦的顧景舟來說是一筆不菲的收入。

由於交貨時間短,規定要一個月來完成這110把壺,他又找來了藝人沈孝鹿搭檔,一個月以後壺全部做好。那麼這個速度或許有些不可思議,但是顧沈二人確實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完成了。

當時他們兩採用流水線的方式,沈孝鹿打泥片、打泥條,做下手。顧景舟打身桶做蓋頭做上手。茶壺做成之後,蓋子內款蓋有顧景舟款,底下的落款打的閒章。

顧景舟的壺胚做好之後,徐祖純請吳頤山的後人:吳同構書寫,著名陶藝人:諸葛勛刻寫。

傳統造型紫砂壺傳承與發展,與當代藝人的學習和創新是密切相關的。顧景舟也總結出做壺的三部曲:

 

第一部:摹古(陶手在剛開始做壺的時候要去臨摹好的傳統作品)

第二部:創新(到了中年,基礎有了沉澱才可以去創造新的作品)

第三部:變通(創新與傳統的結合)

 

顧景舟(1915-1996),原名景洲。別稱:曼希、瘦萍、武陵逸人、荊南山樵。自號壺叟、老萍。宜興紫砂名藝人,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,中國工藝美術大師。18歲拜名師學藝。三十年代後期至上海制壺仿古。54年進入宜興蜀山陶業合作社。56年被江蘇省政府任命為技術輔導,帶徒徐漢棠、高海庚、李昌鴻、沈遽華、束鳳英、吳群祥等人。一生三次參加全國工藝美術代表大會,在港、澳、台、東南亞影響特大,被海內外譽為“壺藝泰斗”,作品為海內外各大博物館、文物館收藏。

1915年生於江蘇宜興川埠鄉上袁村,顧景舟可以說是歷代紫砂陶藝名家中,名號最多的一位,他本名景洲,後改名為景舟、名號有曼晞、瘦萍、武陵逸人、荊南山樵及壺叟等。曾自創堂號為自怡軒。他在壺藝上的成就極高,技巧精湛,且取材甚廣。可說是近代陶藝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,所享的聲譽可媲美明代的時大彬,世稱“一代宗師”、“壺藝泰斗”。

 

底款:足吾所好玩而老焉 蓋款:顧景洲

壺銘:座有蘭言 全國省銀行第六次代表大會紀念,江蘇省農民銀行,江蘇省銀行敬賀

IMG_0134-1.jpg

IMG_0135-1.jpg

IMG_0136-1.jpg

IMG_0137-1.jpg

IMG_0138-1.jpg

IMG_0131-1.jpg

IMG_0132-1.jpg

IMG_0133-1.jpg

arrow
arrow

    老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